解决“停车之痛” 科技赋能城市更新
2023/05/18祛除城市停车“伤疤”,数字时代下城市更新的应有之义
随着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的深入发展,建设数字中国正逐渐成为数字时代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引擎。党的二十大会议报告中对推进中国式现代化作出了全面部署,对加快城市发展方式,实施城市更新行动,加强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打造宜居、韧性、智慧城市,对加快发展方式绿色转型、推动产业结构调整优化、发展绿色低碳产业等,都提出了明确要求。中国的城市发展正逐渐进入存量市场,一方面依旧在大力完善基础设施,另一方面,围绕着人的需求,经济内容需要迭代升级。
智慧停车作为城市更新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现阶段的城市规划建设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2021年5月,国务院办公厅转发的国家发展改革委、住房城乡建设部、公安部和自然资源部四部委《关于推动城市停车设施发展的意见》取得了积极的成效,下一步,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围绕促进汽车产业健康发展和推动城市高质量发展的要求,会同有关部门指导各地多措并举,通过提高基本停车需求保障水平;围绕重点区域的停车需求,合理利用多种集约化停车设施;会同相关部门进一步研究完善停车收费政策,强化资金用地政策保障等措施,进一步加强城市停车设施建设。
城市停车作为城市更新的一部分,需要不断迭代升级与探索调整。智慧停车直戳“高频+刚需”,是城市治堵的最佳解决方案,也是更好地服务于城市更新与建设的应有之义。无论从政府角度还是民生角度,通过智慧停车祛除城市停车“伤疤”是各地政府、企业和民众多方共赢的必然选择,也是优化社会资源配置、提升城市形象、推动产业升级和促进生态文明城市建设的必经之途。
“城市病”用“智慧药”,百亿市场开启黄金时代
为了应对大中型城市发展过程中日益突显的交通、安全、环保等问题,提高城市的建设及管理水平,近年来我国出台了大量关于"智慧城市”“平安交通”建设的相关政策,"智慧交通”是其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国家产业政策的扶持和重视下,为地方智慧停车发展提供了强大助力。北京市为加快推进智慧停车建设,借助信息化、智能化手段,深入推进道路停车改革,全面加强停车设施资源统筹管理,加大力度盘活既有停车资源,为市民停车提供了越来越便捷的信息服务。为加快推进智慧停车系统建设发展,2023年4月1日起,北京市智慧停车领域地方标准《智慧停车系统技术要求》正式实施,有力推动停车场(库)提高智慧化服务水平,为停车人提供更为便捷高效的停车服务,促进北京市智慧停车行业高质量发展。
随着国家层面停车政策的不断颁布,为智慧停车产业营造了良好的政策环境,使得城市级智慧停车行业步入发展黄金期。智慧停车企业通过紧密结合市场需求,重视研发队伍建设,注重先进技术的运用、消化与吸收,智慧停车管理系统技术在经过多年的积累和不断发展中,技术水平已与国际先进水平齐头并进。停车行业的智能化、信息化、规范化得到了快速发展和大量应用,呈现出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景象。
根据市场调研在线网发布的数据,2023年中国智慧停车行业的市场规模将达到836.1亿元。随着我国经济的持续健康发展,住宅小区、商业中心、工厂企业、政府机构、机场车站、各类场馆等场所对智慧停车行业产品或服务的需求将会逐渐释放,并且随着城镇化进程的加快和现有在用产品的升级换代,智能化产品将得到广泛运用。我国智慧停车行业正处于高速发展阶段,其市场规模呈现增长趋势,行业将处于较长的景气周期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