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服务行业跟踪报告:八部委发布《“十四五”智能制造发展规划》 工业软件、工业互联网景气上行
2022/04/13我国智能制造发展成果颇丰。《规划》指出,近十年来,通过产学研用协同创新、行业企业示范应用、央地联合统筹推进,我国智能制造发展取得长足进步。供给能力不断提升,智能制造装备市场满足率超过50%,主营业务收入超10 亿元的系统解决方案供应商达40 余家。推广应用成效明显,试点示范项目生产效率平均提高45%、产品研制周期平均缩短35%、产品不良品率平均降低35%,涌现出离散型智能制造、流程型智能制造、网络协同制造、大规模个性化定制、远程运维服务等新模式新业态。
数字化、智能化成为智能制造发展重点。《规划》指出,“十四五”及未来相当长一段时期,推进智能制造,要立足制造本质,紧扣智能特征,以工艺、装备为核心,以数据为基础,依托制造单元、车间、工厂、供应链等载体,构建虚实融合、知识驱动、动态优化、安全高效、绿色低碳的智能制造系统,推动制造业实现数字化转型、网络化协同、智能化变革。到2025 年,规模以上制造业企业大部分实现数字化网络化,重点行业骨干企业初步应用智能化;到2035 年,规模以上制造业企业全面普及数字化网络化,重点行业骨干企业基本实现智能化。
2025 年的主要目标包括:1、转型升级成效显著。70%的规模以上制造业企业基本实现数字化网络化,建成500 个以上引领行业发展的智能制造示范工厂。
制造业企业生产效率、产品良品率、能源资源利用率等显著提升,智能制造能力成熟度水平明显提升。2、供给能力明显增强。智能制造装备和工业软件技术水平和市场竞争力显著提升,市场满足率分别超过70%和50%。培育150 家以上专业水平高、服务能力强的智能制造系统解决方案供应商。3、基础支撑更加坚实。建设一批智能制造创新载体和公共服务平台。构建适应智能制造发展的标准体系和网络基础设施,完成200 项以上国家、行业标准的制修订,建成120个以上具有行业和区域影响力的工业互联网平台。
强调关键核心技术攻关。《规划》指出,加强关键核心技术攻关。聚焦设计、生产、管理、服务等制造全过程,突破设计仿真、混合建模、协同优化等基础技术,开发应用增材制造、超精密加工等先进工艺技术,攻克智能感知、人机协作、供应链协同等共性技术,研发人工智能、5G、大数据、边缘计算等在工业领域的适用性技术。我们认为创新性技术是智能制造加速发展的催化剂,我们看好工业软件、工业互联网的发展前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