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新闻

江苏省法学会大数据与人工智能法学研究会年会在南京召开

2022/03/19
       江苏省法学会大数据与人工智能法学研究会2021年年会在南京召开。本次年会以“人工智能法学的时代命题”为主题,通过“云直播”方式线上线下同步展开,深入研讨智慧立法、智慧执法、智慧司法等领域的法律问题。省政协副主席、省法学会会长周继业出席会议并讲话。东南大学党委常委、副校长吴刚,省高级法院审判委员会专职委员李玉柱,苏州市中级法院党组副书记、副院长吴万江,南京海事法院常务副院长李彬,大数据与人工智能法学研究会会长、东南大学法学院教授王禄生以及来自国内高校、全省政法机关等单位的60余名代表现场参会。会议开幕式由东南大学法学院院长欧阳本祺主持。

       周继业在讲话中指出,研究会成立一年来,在大数据与人工智能法学研究与应用方面,进行了一系列具有前瞻性、创新性的高质量研究,推动我省这方面工作跻身全国第一方阵,为江苏推进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提供了优秀范本和先进经验。

  周继业同时强调,要提高政治站位,进一步用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和省第十四次党代会精神凝聚共识、汇聚力量。切实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中央全会和省党代会的精神和决策部署上来,强化政治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牢牢坚守意识形态阵地,鼓舞干事创业、担当作为的奋斗意志,凝聚共担使命、共谱新篇的强大合力。

  要深化理论研究,进一步创新法治的科技支撑与科技的法治保障。大数据与人工智能法学研究,必须面向国家战略需求,实现法治护航科技创新;聚焦前沿技术应用,推动科技赋能法治发展;深化协同合作,提升服务高质量发展的效能,为高水平建设法治江苏提供新思路、贡献新成果。

  要强化自身建设,进一步推动研究会履职能力实现新提升。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新的赶考之路,也是新时代地方法学会和各个研究会的赶考之路。必须不断强化能力本领、创新思路举措、加强人才队伍建设,让各项工作跟得上中心大局的新要求、跟得上经济社会发展的新变化、跟得上现代信息技术的新进步,把研究会建成全省大数据与人工智能法学领域的“思想库”“智囊团”。

       吴刚在致辞中表示,利用新兴技术为依法治理、法学研究和司法实务服务,回应新兴科技在数据、算法等领域对传统法学提出的新挑战,已经成为今天法律理论与实务界均不可忽视的重大时代命题。东南大学积极开展大数据与人工智能法学的研究和应用,与省高级法院密切合作,开展了一系列具有前瞻性、实践性的高质量研究,在全国司法大数据研究领域独树一帜。希望研究会继续整合学术资源和社会力量,锐意进取、行稳致远,不断开创大数据与人工智能法学研究事业新局面。

       李玉柱代表省法院对年会的召开表示祝贺,他介绍,近年来江苏法院认真贯彻网络强国战略,持续推进智慧审判、智慧执行、智慧服务、智慧管理建设,在智慧法院建设评价指数中,江苏法院居全国第二位,相关经验做法得到中央政法委和最高人民法院肯定。他同时希望,在智慧法院建设过程中,研究会能够给予有益的智力支持,通过大数据驱动、人工智能,发挥制度优势,创造更高水平的数字正义,实现“努力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司法案件中感受到公平正义”的目标。

       吴万江在致辞中表示,近年来苏州法院不断深化大数据与人工智能等技术在司法实践中的应用,按照“电子卷宗+在线办案+智能服务”的总体思路,探索形成智慧审判苏州模式及无纸化办案“千灯方案”,有力提升了整体办案效能和群众诉讼体验,真正实现以“数据跑路”换“群众跑腿”。苏州法院将以省法学会大数据与人工智能法学研究会(苏州)实践基地成立为契机,加强与研究会的密切合作,进一步深化智慧法院建设,切实提升司法审判能力,努力为建设人民法院信息化4.0版、实现更高水平的数字正义贡献苏州智慧。

       会上发布了由江苏省法学会大数据与人工智能法学研究会和江苏法治报社联合举办的首届江苏智慧法治优秀案例评选结果,并宣布年会获奖论文名单。会议还就“江苏智慧法治实践成果”和“领域智能应用的法律治理”“前沿智能技术的法学思考”等主题进行了研讨交流。

在线QQ 返回顶部

网站已关闭

您的网站已到期,请及时续费
联系电话:400-606-1198

微信扫码添加好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