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信深化智慧城市布局,新的赛道已开启!
2022/04/01 海信网络科技公司总工程师牟三钢在2021中国物联网与智慧城市峰会上,正式发布了“开放、合作、共赢”的海信生态合作战略。海信将面向智慧城市各垂直应用、业务场景、云脑工具、算法开发及智能硬件等领域招募合作伙伴,共同致力于以云脑为基础的智慧城市开发建设。
近年来,作为家电企业的海信频频现身智慧城市赛道。切入智慧城市赛道,是海信从家电企业向高科技公司转型的缩影,海信当下正力图打造智慧城市产业生态。
2021年,是中国智慧城市发展的重要节点,“十四五”规划中明确提出,未来将加快数字化建设,推动“新基建”步伐,以建设数字中国为目标,打造数字经济新优势。
随后,全国31省市相继发布重要文件,全部把发展智慧城市列为未来的首要任务。据前瞻产业研究院预测,我国智慧城市市场规模到2022年将达到25万亿元。
数据显示,中国智慧城市规模在最近几年均保持了30%以上增速,智慧物流、智慧建筑、智慧政务、智慧医疗等领域都表现出强劲的潜力。
自从智慧城市建设上升到国家战略后,中国智慧城市试点呈现出分级建设、多点开花、提质增效的发展趋势。各地呈现因地制宜、因城施策的发展局面。综合来看,一线城市的智能水平已经大幅度领先于其他城市。核心原因在于,第一梯队的城市政策执行和资金支持较为充足,技术水平相对完善,但二线城市仍在加速追赶,加大所有资源投身于智慧城市的建设中。
作为第四次工业革命重要的载体,智慧城市的建设也吸引了拥有强大创新能力的各大企业“蜂拥”而入,使得这个体量巨大、系统复杂、影响深远的未来城市新体系站在了一个更高的起点,有望“赢在起跑线上”。
最新数据显示,我国95%的副省级以上城市、83%的地级城市,总计超过500个城市,均在《政府工作报告》或“十三五”规划中明确提出或正在建设智慧城市。
目前已有290个城市入选国家智慧城市试点,并有超过300个城市分别与BAT、华为以及三大运营商等优秀的数字经济和智慧城市运营服务企业签署了战略合作框架协议。
智慧城市是海信在发展过程中凭借技术优势“集成”的新赛道。众所周知,成立于1969年的海信,是全球领先的大型家电企业,涉足电视、冰箱、空调、洗衣机、厨电等诸多门类。
在高速发展过程中,海信一直致力于从传统的家电公司向高科技公司迈进。在做优主业的基础上,海信进军智能交通、精准医疗和光通信等新动能B2B产业,并且凭借技术积累占据了全国乃至全球的领先位置。在此基础之上,海信集团董事长周厚健在2015年提出向智慧城市进军。
据了解,海信目前打造了爱家、信我家、智通城三大平台,分别连通了家庭、社区、城市三大领域。其中,爱家负责智慧家居全部产品的智能控制、协同与拓展,是家庭的好管家;信我家负责智慧社区的设备管控、物业管理和生活服务,是生活的好帮手;智通城负责智慧城市的治理与服务,是政府管理、决策和市民生活的好助手。这三大平台互联互通,共同为海信智慧新生活畅想而赋能。
海信还以青岛为试点,围绕从家庭到社区到城市,将青岛打造成全业态、全场景、全智能的全球首个“智慧新生活之城”,建设包括火车站到青岛大学沿线的主示范区、新机场高速公路的车路协同示范区一级位于城阳的公交无人驾驶示范区等,建成全球首个5G智慧城市样板。
海信认为,属于未来的美好生活,一定是美好家庭的自我进化,智慧社区的自我生长,让整个城市都变成可以自我学习、自我迭代的有机生命体。
海信集团高级副总裁陈维强曾说,“海信提倡的智慧城市,是让每一个市民都能有‘温度’感知的城市,是对每一个体都有利的城市”。言下之意,海信所构建的智慧城市,并不是冰冷的数据和设备集合体,而是以人为本,以便民作为出发点,将家庭、社区与城市的全场景打通。
如今,随着海信不断在家庭、社区、城市智慧化布局的不断深入,海信也将引领用户感受全场景智慧新生活的全面落地。
为了应对城市化带来的挑战,全球各国投入巨额资金推动智慧城市的建设。2013年中国计划在十二五期间在智慧城市中投资规模达到5000亿元;2015年美国布局智能交通及电网,投入1.6亿美元;2015年印度拟用PPP模式打造百座智慧城市,未来5年内投入75亿美元。
无论是发达地区,还是发展中地区,全球大多数国家都在积极投身于智慧城市的建设,其中,中国、欧美、日韩、新加坡等处于领先地位。
智慧城市是一项漫长而复杂的工程,包含了智慧医疗、智慧交通、智慧能源、智慧教育、智慧金融、智慧制造、智慧园区、智慧物流等多种版块。
从机遇方面来看,一是高科技兴起、文化复兴与城镇化结合的机遇。我国目前恰好处于城镇化快速推进阶段,新一代网络信息技术的崛起,使我们有可能走新型城镇化道路,建设绿色智慧城市,推动绿色智慧建筑和基础设施建设,发展智慧公共服务和智慧产业,实现绿色智慧发展。二是智慧驱动发展与转型升级同步的机遇。现阶段我国正处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迈向现代化的转型时期,人们的需求正在由衣食住行的物质硬消费为主转向学文娱游康的精神软消费为主,由注重商品的数量消费为主转向注重商品的质量消费为主,而智慧城市的建设恰好满足了这种转型升级的需要。
从挑战方面来看,一是技术层面上,建立城市感知体系、建设数据共享平台、构建应用体系和保障信息安全,均面临一定挑战。二是社会层面上,在智慧城市便捷性与公民信息私密性、人工智能技术应用与社会伦理道德、网络硬件设施与智慧城市人文内涵的有机结合等方面,均存在一系列挑战。
海信对智慧城市的布局以及像阿里、百度、腾讯、华为、英特尔等大厂的纷纷加入,也从另一方面验证了智慧城市赛道的竞争激烈。在这个各大企业和厂商竞相布局的赛道,智慧城市未来或许会迎来另一番光景。